717日,據中國證券報,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KSD)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15日,韓國投資者年內對中國內地與香港股市的累計交易額超54億美元,中國市場成為其第二大海外投資目的地,僅次于美國市場。

自今年2月以來,韓國投資者對中國內地及香港股市的交易額飆升。此前,據界面新聞報道,310日,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KSD)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2月,韓國投資者對中國內地及香港股市的單月交易額達7.82億美元,環比激增接近200%,創下自20228月以來的峰值。

中國證券報報道稱,這一規模不僅遠超其同期對日本股市、歐洲市場的交易額,同時也結束了韓國資金對中國股市超過一年的凈流出態勢,實現凈流入超2億美元。

310日當天,韓國人開始大量買入中國股票登上微博熱搜。

據財聯社,根據韓國預托結算院(KSD)數據,從2月中旬開始(2.17-3.7)的數據中,韓國投資者凈買入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國股票占據6席,多為電動汽車、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業的龍頭企業。其中,小米集團、阿里巴巴、比亞迪等中國資產均沖進前10,港股市場的百濟神州、中芯國際、優必選、美團、地平線機器人也獲得韓國散戶的關注。

財聯社的報道稱,據韓國媒體援引當地解讀報告稱,中國在AI等未來產業上持續進行巨額研發投資,并獲得全球競爭力,這正在推動股價上漲。近期DeepSeek、宇樹機器人拿出的科技成果已經達到全世界不容忽視的水平。

摩根士丹利研報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關注將持續;高盛預測,未來10年,AI的廣泛普及有望推動中國股票整體盈利每年提高2.5%,未來一年可能吸引超過2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摩根大通認為,中國科技股價值重估將持續,未來1015年平均年回報率可達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