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在國務院新聞辦周五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指出,截至6月底,“十四五”時期中國實際使用外資累計達7087.3億美元,提前6個月完成商務發展規劃提出的7000億美元引資目標;累計新設外資企業22.9萬家,比“十三五”時期多2.5萬家。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今年以來,穩外資政策陸續出臺。
今年2月,由商務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制定的《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正式發布。《行動方案》從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增強開放平臺效能、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四個方面提出20條相關舉措。
6月13日,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李詠箑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商務部將與有關部門一起落實好《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在云計算、生物技術、獨資醫院等領域加快開放試點,有序擴大其他服務領域的自主開放。要用好現有的開放平臺,比如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等,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商務部公布《關于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稅收抵免政策的公告》。公告提到,境外投資者以中國境內居民企業分配的利潤,在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間用于境內直接投資符合條件的,可按照投資額的10%抵免境外投資者當年的應納稅額,當年不足抵免的準予向以后結轉。
從相關部委近期透露的信號來看,吸引外商投資的政策有望繼續加碼。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7月9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面向未來,中國吸引和利用外資的政策導向是一以貫之的。
“中國將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推動相關領域有序擴大開放。高標準落實國民待遇,保障外資企業公平參與標準制定、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等。加強服務保障,持續開展服務外資企業專項行動,推動解決實際問題,提升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周海兵表示。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日前在《求是》發布《大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文章。其中指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
王文濤特別提到,要放寬外商投資市場準入,推動擴大電信、醫療領域的開放試點,穩妥有序擴大教育、文化領域自主開放。落實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打造“投資中國”品牌。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完善國家級經開區開放政策體系,更好發揮穩外資主陣地作用。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