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快遞板塊中,圓通速遞(600233.SH)、申通快遞(002468.SZ)韻達股份(002120.SZ)股價上漲,背后原因或許和“反內卷”有關。

上周,國家郵政局黨組召開會議,會議強調要按照“五統一、一開放”基本要求,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完善郵政快遞領域市場制度規則,旗幟鮮明反對“內卷式”競爭,依法依規整治末端服務質量問題,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貢獻行業力量。

這或許是撬動市場資金涌入快遞板塊最具說服力的解釋。界面新聞發現,快遞行業有企業已靠自身提前走出了困境。

數字不會說謊

界面新聞記者從各家快遞公司月度經營公告中整理了最近三年單票平均收入和單票平均利潤數據,這些數據能直觀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變化。截至2025年5月,圓通速遞、申通快遞、韻達股份三家公司單票收入在最近三年均呈下降趨勢,原因來自快遞行業價格競爭加劇、電商包裹小件化及成本優化策略影響。單票利潤方面,各家企業波動幅度較大,圓通速遞相對穩健,韻達股份和申通快遞承壓明顯。

數據來源:界面新聞研究部

2023年至2025年,圓通速遞單票收入從2.42元降至2.12元,申通快遞從2.23元降至1.95元,韻達股份從2.29元降至1.92元,三家企業單票收入降幅區間在4%-12%之間。

造成近三年單票收入下滑的原因,是頭部企業通過“以價換量”策略爭奪市場份額。加上電商包裹輕小化趨勢,進一步降低了單票價值。

年度對比看,2024年同比降幅最大的是韻達股份,下降幅度達12.29%,因其直客比例下降和局部市場競爭加劇。2025年前五個月雖降幅收窄,但數據仍低于2024年均值,反映淡季競爭壓力未減。

圓通速遞今年以來的單票收入始終最高,得益于高端時效產品和服務質量優化。韻達股份單票收入最低,因貨運管理失責和加盟商問題拖累定價。價格端整體而言,三家企業還是在卷價格。

數據來源:界面新聞研究部

單票利潤方面,三家企業分化顯著。圓通速遞因成本精細管控和航空業務協同,單票利潤斷層領先其他兩家企業。申通快遞則是2024年經營狀況發生改善,單票利潤從0.019元提升至0.046元,主要原因是來自于基建投入的降本。韻達股份則持續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平均單票利潤僅0.05元,受競爭加劇和費用管控失靈影響,行業淡季價格戰壓縮毛利。整體看,三家企業利潤表現同價格端類似,除了2024年申通快遞因中轉直營化降低單票成本后取得利潤提升,其他時間均呈下降趨勢,側面說明內卷下的企業依舊是通過低價競爭蠶食自身利潤去贏得市場份額。

做的多但賺得不多

內卷除了從價格端體現外,業務量也是一大反映指標。

做的多不一定賺得多。Wind顯示,2023年中國快遞業務量1320.7億件,同比增長19.4%;2024年增至1750.8億件,增速達32.6%。企業為了利潤提升但又不能提高價格,唯有增加業務量來取得利潤總額增長。這就使得近三年快遞行業呈現“量增價跌”特征,頭部企業通過產能擴張與數字化降本推動業務量增長。

以2024年為例,申通快遞增速最快,同比增速達29.83%,主要因產能擴張及阿里生態協同效應,常態吞吐能力從4200萬單/日提升至7500萬單/日。業務量方面,圓通速遞265.73億件,市場份額15.18%,持續領先通達系;韻達股份則修復了增長,業務量恢復至行業平均增速以上。因此,圓通速遞在規模上持續領先,申通快遞增速突出,韻達股份逐步修復增長。未來行業競爭焦點將轉向成本管控與服務質量優化。 ?

數據來源:界面新聞研究部

需要注意的是,各家企業的業績增速沒有業務量增速來的快。

以圓通速遞為例,2024年營業總收入690.33億元,同比增長19.7%;歸母凈利潤39.89億元,同比增長7.8%。凈利增速不及營收、業務量增速的最大原因是單票收入下滑,2.34元每票的價格同比下降4.9%。單票價格下降并不是成本端出現問題。圓通速遞單票運輸成本甚至優化至0.42元,同比下降9.4%,數字化降本提效是當前內卷下的唯一生存之道。

相較于其他行業,內卷競爭在快遞行業已存在多年。不僅圓通速遞在壓縮成本,各家企業也在行動,但無奈單票收入降幅仍超成本降幅。韻達股份2023年年報顯示,單票成本降10.2%,單票收入也同比降10.1%,價格競爭侵蝕利潤,企業唯有通過降本對沖收入下滑。

從上述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的數據可知,企業在營收、業務量提升,成本下降的情況下,依舊無法取得凈利同比增長的重要因素就是低價競爭。內卷式的壓低單票價格是行業拼業務量、造成營收增利潤降的最終根源所在。

等待實質性舉措

國家郵政局會議召開后,界面新聞記者也聯系了申通快遞、圓通速遞相關人員。申通快遞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士表示,“國家郵政局的表態對于企業而言目前影響不大,還需跟蹤后續是否有實質性的舉措跟進。“對于申通快遞自身對于反內卷有何措施,申通快遞相關人員表示,“企業自身是無法改變行業當下的發展趨勢,作為申通快遞而言需參照市占率靠前的企業例如圓通速遞,若行業龍頭繼續擴大業務量規模而獲取更大的市占率,申通快遞只能選擇跟進,取決全不在于公司。”

圓通速遞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士則表示,“公司一直崇尚高價值、高質量競爭,企業反對內卷,國家郵政局此次表態還得根據后續是否有相關政策落地。”

快遞行業多家企業股價大漲,其實是市場對于行業積壓已久的一次情緒宣泄,并非企業基本面有實質改變。至于市場資金為何選擇圓通速遞、申通快遞兩家企業漲停,從上述數據不難發現,這兩家企業的市占率、快件業務增量以及單票利潤降幅均在行業內靠前,“反內卷”后續若有政策落地,投資者或可首先看到這兩家企業的基本面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