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孫藝真
北向資金已連續兩個季度增持A股。
近期,滬深交易所官網披露陸股通(即北向資金)二季度末持股數據。界面新聞記者綜合Wind數據及交易所網站統計,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北向資金共持有2907只個股,持倉市值合計約2.29萬億元,持股數量合計約為1235億股。
與一季度末相比,北向資金持倉市值增加約532億元,與2024年年末相比,北向資金持倉市值增加約855億元。 持股數量較一季度末增加超過3%。
分行業來看,129個申萬二級行業中,北向資金持倉市值超百億的有52個細分行業。其中,電池、白酒、半導體、股份制銀行、白色家電、證券、電力、國有大型銀行、電網設備、汽車零部件市值位列前十。
界面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與一季度披露的數據相比,北向資金持倉市值前十的行業在今年一二季度發生了細微變化:電池、半導體持倉市值分別增加約300億元、148億元;白酒持倉市值縮水下滑。

個股方面,截至二季度末,北向資金前五大重倉股分別為寧德時代(300750.SZ)、貴州茅臺(600519.SH)、美的集團(000333.SZ)、招商銀行(600036.SH)、長江電力(600900.SH)。今年二季度,寧德時代、恒瑞醫藥(600276.SH)、東鵬飲料(605499.SH)、紫金礦業(601899.SH)、小商品城(600415.SH)增持市值分別為127.33億元、84.56億元、68.34億元、63.09億元、48.78億元;貴州茅臺、美的集團、立訊精密(002475.SZ)、五糧液(000858.SZ)等個股北向資金持股市值則降幅居前。
總體來看,隨著今年一季度北向資金重回凈流入,北向資金在2025年一季度主動加倉了兩類主線,一是包括機械設備和汽車、機器人、計算機在內的科技方向,二是包括社會服務、商貿零售的消費方向;進入二季度,電池、半導體等科技行業仍然獲北向資金青睞,而白酒股持股市值則相對減少。
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吳開達向界面新聞表示,北向資金在第二季度的行為可以用“從核心資產到老經濟”、“從老賽道到新賽道”來形容,“主要加倉的老經濟方向有有色、交運、公用事業、非銀、建筑裝飾。主要加倉的賽道類方向有醫藥生物(其中包含賽道是創新藥)、通信。減倉方向主要是食品飲料、家用電器、機械設備。食品飲料、家電是老核心資產的代表,機械設備則代表在第一季度有所表現的機器人賽道板塊?!?/span>
浙商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楊驥向界面新聞表示,受“禁酒令”影響,2025年第二季度白酒表現普遍承壓。此后,“違規吃喝”政策糾偏有效扭轉市場對于白酒板塊的預期,“但由于股價與預期表現往往領先于基本面,因此我們認為當前白酒板塊下行空間有限。”
7月9日午盤,上證指數時隔8個月重返3500點,上一次滬指站上該點位是在2024年11月8日,截至收盤該指數小幅回落,收于3493.05點。從北向資金成交量看,7月8日,北向資金成交額較前一交易日增幅22.59%。
“我們觀察到,踏空資金從謹慎克制呈現為加速回流?!碧祜L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吳開達向界面新聞表示。東方證券投顧汪嘯驊認為,海外市場震蕩分化,助推全球資金回流國內,權益資金積極回補帶動指數回升。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近期指出,“外資對港股的新流入較A股要略大一些?!?/span> 他認為,美元指數偏弱的運行態勢,會使一部分的外資優先回流港股,“我們認為,下半年H股市場會略微跑贏A股市場一些。”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Jerry Chen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近階段,國際資金對中國股市的興趣攀升,尤其是在美國政策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歐洲、亞洲等市場都獲得更多資金流入。
“北向資金實則僅僅反映了外資興趣的一部分,部分資金也流入了香港股市。例如,中國創新藥上半表現出色,得益于出海授權合作(licensing out)模式的成功。盡管最近投資人開始探討這種模式和估值是否具有可持續性,但接下來授權、并購、新公司等合作模式將解鎖新的潛能。同時,中國生物制藥企業仍然具有充沛的臨床管線;新消費等板塊也以較高的盈利增速和海外市場拓展前景受到國際投資者關注。未來,如果經濟數據、地產情況能夠有所企穩,疊加企業盈利增速兌現,可能會有更多資金流入中國市場?!盝erry Chen進一步向界面新聞談到。
展望北向資金下半年變動情況,財經人士屈放告訴界面新聞:“下半年北向資金有望繼續緊跟政策脈絡,如鋼鐵,光伏等過剩產業的大幅度減產有望成為北向資金青睞的標的,同時科技也是不可忽視的新機會??傊毕蛸Y金與政策的聯動性較強,投資者可以通過政策的變動來判斷北向資金的持倉變動?!?/p>
發表評論